为什么千辛万苦考上公务员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乐?
因为每一次的“千辛万苦”才有的成功,
都伴随着巨大的心理落差,这也让成功的快乐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所覆盖
许多看似需要“千辛万苦”才能触及的成功,
其实并不能代表“千辛万苦”后结果的真实价值,
而是社会太卷造成的无谓消耗
我见过某年单位招考,领导秉持“海纳百川,才尽其用”的理念,
岗位堪称三不限,引来了报考的一大批学子
最终,一位名校才子脱颖而出,入职之初充满自信活力,
他在办公室中为了与众人打成一片,迅速添加同事们的微信,
以便更好地融入这个新环境。
吃饭会主动分享自己的备考经历,让大家感受到他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和自豪,
同时也透露出同学朋友对他的羡慕
在他日常工作中,每当需要签署文件时,他总能迅速适应,
巧妙地使用便签纸罗列出文件的内容概要,用索引贴精心对附件进行分类,
甚至用铅笔细心地为各级领导标记出签名位置,
时刻紧盯领导动向,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签名流程。
即使是简单的进度表制作,他也能深入研究字体、布局和色彩,
就为了让成果既实用又美观 他的朋友圈也常常活跃着办公室的点滴趣事,
无论是深夜加班时的街景,还是办公大院若隐若现的轮廓,
传递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自豪。
这份工作为他带来了不小的成就感,让他在朋友圈和同学圈中备受瞩目
但随着时间变化,办公室里的他,笑声逐渐减少,
朋友圈也减少更新,他的工作也开始变得循规蹈矩,
机械地处理着写材料、填表格、打电话、走流程、催文件等事务性工作,
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和活力 其实很正常,
因为在单位,大部分工作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范,
中规中矩、平平淡淡才是常态
为什么公考日益受到追捧,但历经艰辛上岸的人们却未能感受到预期的喜悦?
因为众多在应试教育熏陶下成长的孩子来说,他们追求上岸的快乐,
并非源于体制内工作的本身魅力,
而是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成就感
例如一个评分仅为6分的工作岗位,过去或许只需付出2分的努力便能获得,
如今却需投入10分的艰辛。
尽管千辛万苦,但岗位价值没变。
当竞争带来的快感消退后,开始重新思考成功的真正价值时,
也就有了难以释怀的失落感
多数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人,潜意识里会将“含金量”与竞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竞争越激烈,含金量似乎就越高;
付出越多,理应收获更多快乐
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很多时候,“含金量”与“快乐”并不与“千辛万苦”成正比
(投稿)